1、楼层平面采取核心式布置方案的高层钢结构,可以在楼面中央的服务性公用面积设置芯筒,与周围结构共同组成芯筒—框架体系。它包括以下三种结构形式: (1)、芯筒—框架体系,它是由芯筒和外圈钢框架所组成。 (2)、芯筒—框筒体系,它是由芯筒和外框筒组成。 (3)、芯筒—巨型翼柱体系,简称“芯筒—巨柱”体系,它的主体结构是由芯筒和位于筒壁延长线上的楼层平面周边的八根巨型翼柱所组成,其余部位则布置用于承重的一般钢框架。 2、在“芯筒—巨柱柱”体系中,通常在顶层以及每隔若干层设置两层楼高的“巨型”型钢混凝
1、高层钢结构体系检查评估的具体内容,在实际工程的检测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或细化。 2、鉴定内容需要根据高层钢结构体系的构造特点确定,分三部分分别鉴定,即结构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系统承载安全性以及主要构件及主要节点变形损伤。结构系统的承载安全性需要通过计算评定,而其他两项可以通过构造和现状观察结果,根据经验评定。 3、高层钢结构系统的适用性鉴定,包括结构及构件变形、结构振动加速度的鉴定,可以通过实测或理论计算的方法进行评定。结构的容许变形、主要构件的容许弯曲、结构的容许转角以及容许振动加速度,
1、高层钢结构巨型框架体系是以巨型框架为主体、配以局部小框架所组成的结构体系。 2、高层钢结构巨型框架可以说是把一般框架按照模型相似原理比例放大而成。与一般框架的梁和柱为实腹截面杆件的情况不同,巨型框架的梁和柱都是空腹的立体杆件。 3、高层钢结构巨型框架的纵、横向跨度根据高层钢结构使用要求而定。巨型框架的“梁”通常是每隔12—15个楼层设置一道。 4、高层钢结构巨型框架依其杆件形式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支播型 巨型框架的“柱”,是由四片竖向支撑围成的小尺度支撑筒;巨型框架的“
1、高层钢结构的结构计算模型和基本假定需要与构件及连接的实际性能相符合。 2、高层钢框架结构中,梁与柱的刚性连接需要符合受力过程中梁柱间交角不变的假定,同时连接需要具有充分的强度承受交汇构件端部传递的所有最不利内力。梁与柱铰接时,需要使连接具有充分的转动能力,且能有效地传递横向剪力与轴心力。梁与柱的半刚性连接只具有有限的转动刚度,在承受弯矩的同时会产生相应的交角变化,在内力分析时,必须预先确定连接的弯矩—转角特性曲线,以便考虑连接变形的影响。 3、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各楼
1、高层钢结构的用电负荷、电源插座、住户配电箱、供配电设计、照明设计等需要符合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及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电线电缆敷设需要满足下列要求: (1)、电线电缆敷设需要根据高层钢结构的特点,采用模数化的、符合产业化要求的敷设方式,管线可以采用暗敷的形式。 (2)、预制墙板、楼板中宜预置穿线管及接线盒,钢构件的穿孔宜在钢结构厂制作,其位置及孔径需要与相关专业共同确定。 (3)、墙体内现场敷管时,不能损坏墙体构件。 3、防雷及安全接地需要满足下列要求: (1)、需要按照国
一、体系的构成 1、在建筑平面周边的每一个立面上,设置横跨整个面宽的大型X形支撑或大型人字形支撑。 2、相邻两个立面上的支撑斜杆相交于角柱上的同一点,使高层钢结构周边各个立面上的支撑共同组成一个大型立体支撑,从而形成一个支撑筒。 3、在大型立体支撑的节间区段内设置“次框架”,以承担该区段内若干楼层的重力荷载。 4、大型支撑的水平杆既要承担支撑斜杆传来的巨大拉力或压力,还可能被安排承托上面几层“次框架”的重力荷载,一般是采用桁架式杆件。 5、在楼房内部设置次一级的空间支撑,以承担各楼层内部的楼
高层钢结构悬挂体系按其主体结构的类型划分,已建工程采用过的悬挂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多筒—桁架悬挂体系 以多个竖筒为主要承力构件,利用大跨度钢桁架和钢吊杆悬挂各层楼盖。 二、大拱析悬挂体系 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大拱,在大拱上安装吊杆,悬挂各层楼盖。 三、巨型框架悬挂体系 以巨型框架为结构主体,承受整个楼房的全部侧力和重力荷载,各层楼盖分段悬挂在巨型框架的大梁上。此结构体系与巨型框架体系的区别在于,采用受拉吊杆取代承压的次框架柱。 四、钢构架悬挂体系 悬挂体系的主构件由8根“格构柱”和5
1、悬挂体系是指采用吊杆将高层钢结构的各层楼盖悬挂在主构架上,或分段悬挂到主构架的各道横梁或悬臂上,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2、主构架承担高层钢结构的全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并将它直接传至基础;吊杆则仅承担其所辖范围内若干楼层的重力荷载,各楼层的风力或地震力则通过柔性连接传至主构架。 3、钢材是匀质材料,具有很高的而且几乎相等的抗拉和抗压强度。然而,长细比稍大的受压钢杆件,就会因侧向失稳而不能充分发挥钢材的抗压强度,受拉钢杆件因无失稳问题而能充分发挥材料的高强度。悬挂体系正好实现了这一设计概念而成为一
© Copyright 2018-2025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