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柱距时需考虑的因素 1、柱距的确定与高层钢结构的使用要求有关,过大的柱距将会导致需采用较大的梁截面的高度,影响设备管道的通行,尤其会影响高层钢结构层高的要求。 2、柱距的确定与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有关。外筒结构体系和筒中筒体系可以采用小柱距,使柱距约在2—3.5米之间,以减小外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对于框架-支撑体系的柱距,则与支撑的形式有关。十字交叉中心支撑和单斜杆支撑不要采用较大的柱距,以使斜杆与横梁之间的夹角保持在35°-60°之间,对于人字形支撑可以采用较大的柱距,对于跨层的人字形
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9度地区钢结构抗震性能的鉴定,不适用于在建钢结构工程抗震性能的评定。下列情况下的钢结构,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1)、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钢结构。 (2)、需要改变钢结构建筑的用途、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或需要对结构进行改造的钢结构。 (3)、其他有改用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钢结构。 2、钢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需要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确定。结构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需要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设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一、轻骨料混凝土 1、高层钢结构常用的几类楼盖,均离不开混凝土楼板,而混凝土自重之中,又以粗骨料所占比较最大。 2、实践证明,采用粘土陶粒、粉煤灰陶粒、火山渣或浮石作为粗骨料配制成的混凝土,重度约为18kNm³,比普通混凝土约减重1/4。 二、压型钢板组合板 1、压型钢板是用1mm厚的薄钢板压制而成的槽形截面,用它作底模浇制成的混凝土楼板,呈密肋状,从而具有较薄的折实厚度。 2、压型钢板组合板是高层钢结构中最常用的楼板类型,但其经济跨度为3-4米,最大跨度为6米。因而,其使用范围也受到一定限
一、柱网形式 柱网形式和柱距是根据高层钢结构使用功能要求而定。高层钢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有以下三种布置方式: 1、方形柱网 沿高层钢结构纵、横两个主轴方向的柱距相等,多用于层数较少、楼层面积较大的高层钢结构。 2、矩形柱网 为了扩大高层钢结构的内部使用空间,可以将承载较轻的次梁的跨度加大。 3、周边密柱 层数很多的塔形高层钢结构,内部采用框架或芯筒,外圈则采用密柱、深梁的钢框筒,框筒的柱距多为3米左右,钢梁沿径向布置。 二、柱网尺寸 柱网尺寸一般是根据荷载大小、钢梁经济跨度及结构受力特
次梁虽然不是高层钢结构中的主要构件,但次梁在数量上是高层钢结构中最多的构件,占结构用钢量的比例也不小。而且妥善布置也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荷载传递,并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进行高层钢结构次梁布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要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柱的稳定性 1、内筒和外筒或外框架的柱子可以直接用钢梁对应连接,以使两者更好地共同工作和传递水平力。 2、一般情况下可以使每一柱子有侧向梁与其连接,减小柱的长细比,以提高柱的承载力和侧向稳定性。 二、要使柱子承担的竖向荷载均匀些 1、外框架-内筒体系在四角区域
高层钢结构内筒的结构布置与建筑功能要求有关,而且还需要结合结构类型及结构体系要求综合考虑。 一、混凝土内筒及钢骨混凝土内筒的结构布置 这两种内筒结构对建筑功能要求有很好的适应性,内筒中可不出现梁柱、中间的剪力墙设置也很灵活,但也需要考虑以下布置要求: 1、内筒中的楼板结构一般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何当为适应滑模施工或大模板施工,则需要考虑采用钢梁上支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楼板方案。 2、钢骨混凝土内筒的钢暗柱可以沿筒周边主要墙肢汇交点设置。如果采用钢连梁,钢连梁与钢暗柱也可以采用铰接相连,
高层钢结构的楼盖一般为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楼板需要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传递和分配地震作用。楼面梁可以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或非组合梁,楼板可以采用压型钢板上浇钢筋混凝土的组合楼板,以方便加快钢结构工程的施工,一般少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当采用预应力薄板加混凝土现浇层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其他轻型楼板时,楼板与钢梁应可以连接,以保证楼盖的整体性。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刚度较差,不要在高层钢结构中使用,若必须使用,除预制板与钢梁应有的抗震构造连接外,还需要在其上面现浇不小于
一、防震缝及伸缩缝的设置问题 1、高层钢结构不宜设置防震缝。如因不设防震缝出现薄弱部位时,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2、高层钢结构不宜设置伸缩缝。当必须设置时,抗震设防的结构伸缩缝宽度需要符合抗震缝的要求。 二、坚向支撑布置的连续性规定 1、抗震设防的框架-支撑体系的结构,竖向支撑(包括剪力墙墙板)宜沿竖向连续布置。除底部楼层和设置伸臂桁架所在的楼层外,竖向支撑的形式和布置在竖向宜一致。 2、在框架-支撑体系中,竖向连续布置的支撑桁架,应以剪力墙形式延伸至基础。 三、加强转换层及大中庭上端
© Copyright 2018-2023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