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层钢结构体系的组成 1、框架体系是指沿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均采用框架作为承重和抵抗侧力的主要构件,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2、地震区的高层钢结构采用框架体系时,纵、横向框架梁与柱的连接,一般都采取刚性连接。某些情况下,为加大结构的延性,或防止梁与柱连接焊缝的脆断,也有采取半刚性连接构造。 3、框架的杆件类型少,构造简单,施工周期短,对于层数不太多的高层钢结构,框架体系是一种应用较多的结构体系,需作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 二、高层钢结构的变形性质 1、水平荷载下框架的侧移,
高层钢结构可以视为一个悬臂受压柱,不仅要通过控制板材的宽厚比与构件的长细比来保证构件的局部稳定性与整体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对于高度层钢结构,通常不会由于竖向荷载引起结构整体失稳。 但高层钢结构的高宽比一般较大,当结构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时,竖向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将使结构的稳定问题比较突出,此时必须考虑位移产生附加水平力的影响。 当结构受到水平方向力的作用时将产生水平侧移,由于侧移引起竖向荷载的偏心又将产生附加弯矩,而附加弯矩又使结构的侧移进一步增大,对于非对
1、高层钢结构都需要验算其在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 2、《抗震规范》规定,计算结构在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侧移时,需要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计算结构的弹性侧移时,需要采用多遇烈度地震作用的标准值。 (2)、对于钢筋混凝土和型钢混凝土构件,截面刚度可以采用弹性刚度。 (3)、除结构平移振动产生的侧移外,还需要考虑因结构平面不对称产生扭转所引起的水平相对位移。 (4)、高层钢框架的节点域剪切变形对框架侧移的影响较大,通常可达10%-20%。因此,对于高度超过12层且采用H形截
1、国内外多次地震的调查发现,采用纯框架之类单一结构体系的高层钢结构,其倒塌率远高于采用框-撑、框-墙、填墙框架等双重结构体系建筑。除了由于后者水平承载力高于前者外,更重要的是,前者仅具有一道抗震防线,而后者具有两道或三道抗震防线。 2、地震时建筑场地的地震动,能造成高层钢结构破坏的强震波持续时间,有时达到十几秒或更长,其频率或是单一的或是变化的。 3、具备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有:框-撑体系、框架-墙板体系、筒体框架体系和筒中筒体系等,单就竖向支撑而言,X形支撑就比单斜杆支撑多一道防线。 4、
1、高层钢结构安装前需要复验制造厂所附试件的抗滑移系数,合格后才可以施工。若需现场处理构件的摩擦面,需要按国家现行或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需要符合设计要求。 2、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需要按出厂批号复验扭矩系数,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需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需要按出厂批号复验其预拉力,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需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高层钢结构的高强度螺栓应能自由穿入螺孔,不能强行敲打。高强度螺栓不能用作临时安装螺栓。 4、高层钢结构的高强度螺栓施拧,宜
高层钢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时,输入地震波不能少于4条,且每条波之间的特性应有一定的差别。应尽量准确地反映建筑场地发生地震时的情况,最好能够采用本地区的地震记录。目前,国内不少单位建立了强震记录数据库,收集了国内外大量强震记录。高层钢结构在选择地震波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一、地面运动的频谱特性 由于土的滤波作用,使某些频带的波得到加强,当地震波的主要周期与高层钢结构的周期一致时,将会引起较大的地震反应。地面加速度的频谱特性主要与场地类别及震中距有关,通常可以用强震记录反应谱的特
1、高层钢结构的制作需要按照施工详图进行。施工详图必须经原设计单位确认。当需要对设计、施工详图更改时,必须经原设计单位书面确认。 2、构件分段需要从制造、运输、安装等方面全面考虑,设计图上需要反映分段位置以及工厂和工地的焊缝。 3、对构造复杂的工程,设计文件需要反映必要的工艺试验和预拼装要求等。 4、对某些厚度较大且有淬硬倾向的钢种,以及拘束度较大的结构,当需要进行消除焊接应力的热处理时,必须在设计图上明确。 5、重要部位结构的材料,如有特殊要求,需要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复验内容和要求。 6
1、进行高层钢结构风荷载效应计算时,正、反两个方向的风荷载,都取两个方向的较大值。对于体型复杂的高层钢结构,需要考虑风向角的影响。 2、风荷载作用下高层钢结构的内力和侧移,可以采用弹性方法计算。 3、高层钢结构按空间整体工作计算时,各构件需要根据不同的计算模型,分别考虑下列位移分量,以确定与之对应的构件内力-弯矩、剪力、轴力和扭矩。 (1)、梁-弯曲、剪切、扭转变形,必要时需要计入轴向变形。 (2)、柱-弯曲、剪切、轴向、扭转变形。 (3)、墙-弯曲、剪切、轴向、扭转变形和翘曲变形。 此外
© Copyright 2018-2025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