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多次地震的调查发现,采用纯框架之类单一结构体系的高层钢结构,其倒塌率远高于采用框-撑、框-墙、填墙框架等双重结构体系建筑。除了由于后者水平承载力高于前者外,更重要的是,前者仅具有一道抗震防线,而后者具有两道或三道抗震防线。 2、地震时建筑场地的地震动,能造成高层钢结构破坏的强震波持续时间,有时达到十几秒或更长,其频率或是单一的或是变化的。 3、具备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有:框-撑体系、框架-墙板体系、筒体框架体系和筒中筒体系等,单就竖向支撑而言,X形支撑就比单斜杆支撑多一道防线。 4、
1、高层钢结构安装前需要复验制造厂所附试件的抗滑移系数,合格后才可以施工。若需现场处理构件的摩擦面,需要按国家现行或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需要符合设计要求。 2、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需要按出厂批号复验扭矩系数,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需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需要按出厂批号复验其预拉力,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需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高层钢结构的高强度螺栓应能自由穿入螺孔,不能强行敲打。高强度螺栓不能用作临时安装螺栓。 4、高层钢结构的高强度螺栓施拧,宜
高层钢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时,输入地震波不能少于4条,且每条波之间的特性应有一定的差别。应尽量准确地反映建筑场地发生地震时的情况,最好能够采用本地区的地震记录。目前,国内不少单位建立了强震记录数据库,收集了国内外大量强震记录。高层钢结构在选择地震波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一、地面运动的频谱特性 由于土的滤波作用,使某些频带的波得到加强,当地震波的主要周期与高层钢结构的周期一致时,将会引起较大的地震反应。地面加速度的频谱特性主要与场地类别及震中距有关,通常可以用强震记录反应谱的特
1、高层钢结构的制作需要按照施工详图进行。施工详图必须经原设计单位确认。当需要对设计、施工详图更改时,必须经原设计单位书面确认。 2、构件分段需要从制造、运输、安装等方面全面考虑,设计图上需要反映分段位置以及工厂和工地的焊缝。 3、对构造复杂的工程,设计文件需要反映必要的工艺试验和预拼装要求等。 4、对某些厚度较大且有淬硬倾向的钢种,以及拘束度较大的结构,当需要进行消除焊接应力的热处理时,必须在设计图上明确。 5、重要部位结构的材料,如有特殊要求,需要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复验内容和要求。 6
1、进行高层钢结构风荷载效应计算时,正、反两个方向的风荷载,都取两个方向的较大值。对于体型复杂的高层钢结构,需要考虑风向角的影响。 2、风荷载作用下高层钢结构的内力和侧移,可以采用弹性方法计算。 3、高层钢结构按空间整体工作计算时,各构件需要根据不同的计算模型,分别考虑下列位移分量,以确定与之对应的构件内力-弯矩、剪力、轴力和扭矩。 (1)、梁-弯曲、剪切、扭转变形,必要时需要计入轴向变形。 (2)、柱-弯曲、剪切、轴向、扭转变形。 (3)、墙-弯曲、剪切、轴向、扭转变形和翘曲变形。 此外
一、提高结构阻尼 1、结构的弹性地震反应是结构阻尼和周期的函数,它随着结构阻尼比的增大和自振周期的加长而减小。 2、一幢30层的高层钢结构,采用EI Centro地震记录进行弹性动力分析,当结构阻尼比由0.02提高到0.05时,各楼层的最大水平地震剪力约减少23%。 二、附设阻尼装置 1、在高层钢结构与围护墙刚性挂板之间附设阻尼装置,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与挂板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阻尼装置非弹性性能和摩擦产生的有效粘滞阻尼,将使整个结构的阻尼比由0.02提高到0.08,从而使结构底部剪力和顶点
1、全钢高层钢结构除了大型支撑等少数结构体系外,抗推刚度均偏小,建于台风侵袭地区时,为了控制高层钢结构风振加速度,使其不致引起居住者的不适感,往往需要安装“调频质量阻尼器”等阻尼装置。若利用高层钢结构的电梯井、管道井、公用服务面积等拼成的核心区的可封闭性,设置型钢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芯筒,作为高层钢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配以外圈钢框架,组成混合结构体系,则具有很大的抗推刚度,在强风作用下的振动加速度一般均能控制在20Gal以下。 2、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的结构阻尼比约为4%,比全钢结构2%的阻尼比增
一、空间分析 进行高层钢结构风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分析时,需要对结构作力学上的简化处理,使其既能反映结构的受力性能,又适应于所选用的结构分析软件的力学模型。 二、结构分析 进行结构分析时,需要根据构件受力特点,选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可供选择的计算模型有:①平面框架空间协同模型;②空间杆系模型;③空间杆-薄壁杆系模型;④空间杆-墙板元模型;⑤其他组合有限元模型。 三、楼盖 1、进行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时,一般情况下,可假定屋盖和各层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 2、当楼盖很窄、开大洞、狭长外伸段、
© Copyright 2018-2023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