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钢结构体系的划分,在《建筑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建筑高度超过24米以上为高层钢结构,建筑高度超过60米以上为超高层钢结构。 从高层钢结构的结构设计角度上看,根据高层钢结构的高度不同,高层钢结构使用功能要求、场地抗震设防以满足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应选择相适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六大类。通常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有时
与其他结构相比,钢结构的重量要比其他材质轻得多,容易被运输,并且在使用上也减少了因为重量产生的影响,还有就是在质量上,钢结构的质量要比其他材质的质量硬度高,其材质适合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并且,可以很轻易的安装出想要得到的安装效果。在整个工程中,钢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整个工程并且能够对工程进行每个部分的连接和加固,不会因为压力或者震动带来的冲击而摧毁,所以,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面就由华邦建设来谈谈高层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技术都有哪些? 一、钢结构的质量检查 钢构件进场的时候,需要有专门的
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层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合理的施工技术、科学的质量管理不仅能大幅度地提高高层钢结构的目标价值,还能有效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钢结构是建筑结构材料的主要部分,对高层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进行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高层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工序控制 1、要完善管理制度、建设详细的管理体系:规矩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及其质量管理等制度,并且,在此基础上,
1、框筒束中每个子框筒的边长不应超过45米。 2、采用框筒束体系的高层钢结构,其高宽比不应小于4。 3、采用密柱深梁型框架组成的框筒束,钢柱沿框架所在平面的中心距不宜大于4.5米。 4、窗裙梁应采用实腹式工形梁,截面高度一般取0.9至1.5米。 5、框筒柱若采用具有强、弱轴的H形、矩形截面钢柱时,应将柱的强轴方向(H形柱的腹板方向)置于所在框架平面内。 6、外圈框筒内部的纵、横向腹板框架,部分或全部采用竖向支撑代换时,该支撑应具有同等的抗推刚度和水平承载力。 7、框筒束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子框
1、高层钢结构采用钢框架体系(纯框架结构),沿高层钢结构的横向和纵向都要采用刚接框架。 2、要求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结构,横向和纵向框架的共用柱,需要考虑两个正交方向地震动分量的同时作用,按双向受弯进行截面设计。 3、框架梁和柱的截面设计,需要符合“强柱弱梁”的耐震设计准则。 4、框架的底层或底部两层,可以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作为上部钢框架与地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过渡层。 5、高层钢结构外转角处的框架柱,其受力状态具有以下特点: (1)、竖向荷载作用下,角柱受到横向和纵向框架梁刚接引起的双向弯矩。
1、由两个以上框筒连为一体形成的框筒束及其内部承重框架所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筒束体系。 2、每一个框筒单元(子框筒)的平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半圆形、矩形、弧形及其他形状,由这些框筒单元所拼接成的框筒束,其平面形状可以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以适应高层钢结构的场地形状、周围环境和建筑布置要求。 3、框筒束也可能是以一个平面尺寸较大的框筒为基础,在其内部增设一榀以上的腹板框架所构成。增设的内部腹板框架可以是密柱深梁型框架、稀柱浅梁型框架加墙板、一片竖向支撑和三者的组合体。 4、框筒束的任一框筒单元,可
1、高层钢结构基本设计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2、高层钢结构的承重结构需要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3、设计高层钢结构时,需要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一般高层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宜取为二级。 4、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可以采用荷载或作用的设计值;计算疲劳、结构或构件的位移时,可以采用荷载或作用的标准值。 5、高层钢结构的抗震验算需要按以下二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验算结构位移时,采用多遇地震
1、高层钢结构的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雪荷载需要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当业主对楼面活荷载有特别要求时,可以按照业主的要求,但是不能小于规范的规定值。 2、计算构件内力时,高层钢结构的楼面和屋面活荷载可以取各跨满载,楼面活荷载大于4N/m时,需要考虑楼面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3、高层钢结构在施工中采用附墙塔和爬塔等对结构有影响的起重机械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验算施工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4、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与建成后温度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 Copyright 2018-2023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