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心支撑框架的类型和耗能梁段的构成 高层钢结构的偏心支撑框架在地震区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在支撑框架中对支撑斜杆与梁进行偏心连接的设计意图,是要构成耗能梁段。因此,高层钢结构的偏心支撑框架中每一根支撑斜杆的两端,至少有一端与梁相交,另一端可以在梁与柱交点处进行连接或偏离另一根支撑斜杆一段长度与梁连接,并在支撑斜杆端与柱子之间构成一耗能梁段或在两根支撑斜杆的杆端之间构成一耗能梁段。下图是偏心支撑框架的类型和耗能梁段的构成。 在偏心支撑框架的顶层可不构成耗能梁段,因为符合承载力要求的支撑斜杆不会屈曲,
1、高层钢结构可以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高层钢结构的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并且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都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3、计算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变形,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性或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4、不规则的高层钢结构,可以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也可以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果的较大值和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可以按设计地震特征周
一、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 在高层钢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区域的地理条件、天气状况和环境情况,来决定高层钢结构的框架类型、搭接强度、楼层的高低,以避免造成区域浪费以及使用效率。 设计人员应根据多方面来完成高层钢结构设计,例如应根据高层钢结构的数据来设立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根据框架类型来设立合适的搭接类型,以此来提高施工的效率,并在设计完成后用虚拟技术进行测试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地震检测仪等地质设备检测高层钢结构是否在地震易发地区,如若该
高层钢结构体系中会用到两种类型的结构,一类为杆系结构,由结构体系中的梁、柱、支撑等构成;另一类为墙板结构,由结构体系中的墙、楼板构成。 一、杆系结构 杆系结构一般可将结构中的每一杆件当作一个单元,梁柱为主要受弯杆件,可采用同一类单元,通称为梁单元。支撑为主要受轴力杆件,应采用另一种特殊单元,称为支撑单元(二力杆单元)。当进行结构非线性分析时,如果梁柱杆件中段某位置会进入塑性,则应在杆件可能进入塑性的位置设置单元节点,对杆件进行单元细分。 二、墙板结构 对于墙板结构,单元的划分除与墙板的开洞有关
1、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防在结构竖向布置上具有以下情况,需要按竖向不规则结构考虑,应采取相应措施: (1)、楼层刚度小于其相邻上层刚度的70%,或向下三层刚度逐层降低后小于原刚度的40%。 (2)、任一楼层抗侧力构件的总受剪承载力,小于其相邻上层的80%。 (3)、相邻楼层质量之比超过1.5,但高层钢结构为轻屋盖时的顶层除外。 (4)、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2、抗震设防的框架支撑结构中,支撑要沿竖向连续布置,除底部高度较大楼层、腰桁架及帽桁架所在楼层外,支撑的形式和布置在竖向要一致。
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划分在《建筑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认为钢结构建筑的高度超过24米为高层钢结构,钢结构建筑的高度超过60米为超高层钢结构。 从高层钢结构的结构设计角度上看,根据高层钢结构的高度、使用功能要求、场地抗震设防以满足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应选择相适应的结构体系。 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六大类。通常高层钢结构在结构设计中除采
1、高层钢结构可以采用下列结构体系: (1)、框架结构。 (2)、巨型框架结构。 (3)、框架—延性墙板结构。 (4)、简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桁架筒和束筒结构。 (5)、框架—支撑结构:包括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偏心支撑和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 2、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乙类和丙类高层钢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需要符合下图的规定。 3、高层钢结构的高宽比不要大于下图规定。 4、高层钢结构的高度不超过50米可以采用框架、框架—中心支撑或其他体系的结构;高层钢结构的高度超
一、判断钢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适用性 在进行高层钢结构设计和选用结构设计方案之前,应充分考察项目建设是否适合用钢结构。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荷载、体型复杂或密封性要求高、有较大振动、吊车起重量大、要求能便于安装拆卸的结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认真考察钢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适用性。 二、确定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概念设计”应贯穿在高层钢结构设计的整体过程中,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和选择,它在结构选型和布置阶段非常重要。一般常见的钢结构类型有:框架、网架、平面架、
© Copyright 2018-2023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