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层钢结构的构件连接非抗震设防时,应按照结构处于弹性受力阶段设计。抗震设防时,连接设计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设计地震组合内力作用下进行弹性设计,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不能滑移;第二阶段按照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设计,节点连接的承载力应高于构件的屈服承载力。钢框架的连接主要包括:柱脚的连接、梁与柱的连接、支撑与框架的连接,构件拼接也是承重结构的重要连接。 2、抗震设计的框架柱拼接应采用坡口全熔透对接焊缝。 3、构件拼接与柱脚计算时,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应考虑轴力的影响。 4、框架梁的拼接应采用高强度螺
1、作用于高层钢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是随离地面的高度而增大。强风地区的高层钢结构应采用上小下大的梯形或三角形立面。 2、高层钢结构采用梯形或三角形立面的优点有: (1)、缩小了较大风荷载值的受风面积,使高层钢结构下部的风载倾覆力矩较大幅度地减小。 (2)、从上到下,高层钢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和抗推刚度增长较快,与风载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的增长相适应。 (3)、高层钢结构向内倾斜的竖向承力构件轴力的水平分力,可抵消部分楼层的风荷载水平剪力。 3、对位于台风地区的高层钢结构,可以结合建筑布局和功能要求,
剪力墙的洞口设计和布置在高层钢结构中所起到的力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这会大大影响高层钢结构在使用中的抗震性能。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1、剪力墙开洞的要求应根据力学原理进行布置,剪力墙开洞要有规则,避免到处开洞及散乱开洞。应讲究布置途中的安全可靠性,尽量以“列”的形式进行剪力墙的洞口设计,处理好墙肢与梁之间的关系,使其有牵连性。 2、不规则开洞容易造成剪力墙的力学效应减小,使高层钢结构在抗震方面的能力减弱。错误的剪力墙开洞有两种:一是错洞,主要表现为洞口开得比较小,不规则,这样就导致了应力不均
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的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鉴定,不适用于在建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的评定。下列情况下的高层钢结构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1)、原设计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高层钢结构。 (2)、需要改变高层钢结构用途、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或对高层钢结构进行改造。 (3)、其他有改用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高层钢结构。 2、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确定。高层钢结构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设抗震设计规范》
1、高层钢结构的钢梁、钢柱和楼板应进行抗火设计。各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高层钢结构的抗火设计应满足在规定的时间内,构件的承载力不能小于各种作用所产生的组合效应。 3、高层钢结构的抗火设计应根据各种构件分别进行。在进行构件抗火设计时,可以只考虑该构件受火升温。 4、进行高层钢结构的抗火设计步骤: (1)、防火被覆厚度的确定。 (2)、计算构件在耐火时间内的内部温度。 (3)、计算构件在外荷载与受火温度作用下的内力。 (4)、进行构件荷载效应
1、以框架体系为基础,沿高层钢结构的纵横两方向布置竖向支撑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之为框架—支撑体系,简称框—撑体系。 2、在高层钢结构的框架—支撑体系中,框架的布置原则、柱网尺寸和构造要求应与框架体系相同。竖向支撑的布置在高层钢结构纵向、横向等主轴方向都应基本对称,支撑框架之间楼盖的长宽比不能大于3。 3、竖向支撑多沿高层钢结构平面核心部位的服务面积四周布置,形成一个支撑芯筒。例如,美国纽约市的35层索罗门大楼,就是沿楼面中心服务性竖井的四周布置竖向支撑,每片支撑均包含两个柱距,全宽19.5米。
高层钢结构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扭转力矩等多种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大小随着高层钢结构的高度、平面形状、风荷载大小和抗震设防烈度高低等多种因素,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 为了使高层钢结构适应各种自然条件和不同使用要求,已经产生了10多种结构体系,然而组成这些结构体系的抗侧力构件,不外乎以下三种基本形式:平面构件、线形构件和立体构件。 一、平面构件 1、横截面边长比较大的片状构件,称为平面构件或面构件。按其构件组成可以分为实体平面构件—墙体和杆系平面构件—竖向支撑。 2、平面构件在其平面内具有较大的
1、高层钢结构应采用延性好的方案,偏心支撑结构的延性好,用于支撑中心结构。 2、强节点有利于保证高层钢结构的完整性,应确保节点不先于构件破坏。强节点弱构件有以下要求: ①、支撑的链接要求:链接强度大于支撑强度。 ②、梁柱结构拼接要求:焊缝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 ③、梁柱的链接要求:焊缝承载力应大于母材。 3、多道抗震防线要求框架→支撑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形成的多道抗震防线。 4、强柱弱梁的要求,节点处应满足柱抗弯承载力应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5、偏心支撑框架弱耗能梁段的要求,应靠耗能
© Copyright 2018-2025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