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结构阻尼 1、高层钢结构的弹性地震反应是结构阻尼和周期的函数,它随着结构阻尼比的增大和自振周期的加长而减小。 2、高层钢结构采用EI Centro地震记录进行弹性动力分析,当结构阻尼比由0.02提高到0.05时,各楼层的最大水平地震剪力约减少23%。 二、附设阻尼装置 1、在高层钢结构与围护墙刚性挂板之间附设阻尼装置,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与挂板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阻尼装置非弹性性能和摩擦产生的有效粘滞阻尼,将使高层钢结构的阻尼比由0.02提高到0.08,从而使高层钢结构底部剪力和顶点侧移
1、应对高层钢结构的定位轴线、底层柱的轴线、柱底基础标高进行复核,经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 2、每节钢柱的控制轴线应从基准控制轴线的转点引测,不能从下层柱的轴线引出。 3、安装钢梁应测量钢梁两端柱的垂直度变化,还应监测邻近各柱因梁连接而产生的垂直度变化;整体构件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结构整体复测。 4、高层钢结构的垂直度允许误差为H/2500+10mm(H为高度),但是不能大于50毫米;高层钢结构的平面弯曲允许误差为L/1500(L为宽度),并且不能大于25毫米。 5、高度在150米以上的高层钢结构,
1、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乙类建筑和丙类建筑分别为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的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和标准设防类的简称。 2、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按照国家审批、颁发的文件确定。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 3、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计结构体系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足够大的刚度
一、简单平面形状 1、位于地震区的高层钢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分布取决于质量的分布。为使高层钢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在平面上的分布做到对称、均匀,高层钢结构的平面应采用方形、圆形等双轴对称的简单平面形状。 2、三角形平面也属于简单平面形状,但它仅是单轴对称平面。楼层平面为三角形的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平移振动的同时,还会发生扭转振助,从而加重高层钢结构的震害程度。 二、不规则平面形状 1、因城市街景的要求或建筑场地形状的限制,高层钢结构的平面应采用下图所示的非简单平面形状时,也应符合规定的
一、粗骨料混凝土 1、常用的高层钢结构楼盖都离不开混凝土楼板,而粗骨料在混凝土中占据的体积最大,是混凝土的骨架。 2、实践证明,采用粘土陶粒、粉煤灰陶粒、火山渣或浮石作为粗骨料配制成的混凝土,重度约为18kNm³,比普通混凝土约减重1/4。 二、压型钢板组合板 1、压型钢板是用1毫米厚的薄钢板压制而成的槽形截面,用它作底模浇制成的混凝土楼板,呈密肋状,从而具有较薄的折实厚度。 2、高层钢结构最常用的楼板类型有压型钢板组合板,其经济跨度为3米至4米,最大跨度为6米。因而,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高层钢结构的设计应对结构布置、构件设计、节点设计和图纸编制等四个关键点进行重点把握,从而有效的提高设计水平,确保高层钢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结构布置 高层钢结构多以六层以上结构体系为主。结构布置作为高层钢结构设计的关键所在,通过将型钢、钢板连接或焊接成构件,然后将若干个构件利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组装起来。高层钢结构设计应根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及机理来进行结构布置。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式、钢材厚度及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保高层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使结构布置更为科学
一、对称平面 1、高度在100米以上的高层钢结构,风荷载量值和风振效应较大。为了减小高层钢结构的侧移、风振加速度和扭转振动的不良影响,高层钢结构的平面应采用双轴对称的平面形状,侧如,方形、圆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矩形、椭圆形。 2、高层钢结构的平面应简单、规则,以减小高层钢结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3、平面形状不规则、不对称的高层钢结构,风荷载作用下将会产生扭转振动。 4、大风作用下,高层钢结构的顺风向或横风向振动加速度超过某一量值时,在高层钢结构内的人会因强列摇晃而产生头晕等不适感。即使仅仅
1、高层钢结构的内力与位移应使用弹性方法计算。如有抗震设防要求,应考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层钢结构可以进入弹塑性状态,此时可以使用弹塑性方法计算。 2、高层钢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应假定楼面在其自身平面内为绝对刚性,但是在设计中应采取构造措施保证楼面的整体刚度。对整体性较差、开孔面积大、有较长外伸段的楼面或相邻层刚度有突变的楼面,当不能保证楼面的整体刚度时,应使用楼板平面内的实际刚度或按刚性楼面假定计算所得结果进行调整。 3、分析高层钢结构的弹性应考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共同工作,此时在设计
© Copyright 2018-2023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